今年以來,甘肅省以祁連山生態環境整治為契機,加快實施重大生態保護工程,加大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力度,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深入開展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甘肅省自然資源廳緊緊圍繞甘南黃河上游和祁連山水源涵養、隴中隴東黃土高原水土保持等重點工作,開展水土流失治理和植被恢復,積極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修復專項實施方案編制,全面安排部署黃河流域生態修復治理,目前已形成初步成果。
據了解,甘肅廳按照保證生態安全、突出生態功能、兼顧生態景觀要求,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推進全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編制。目前,省級規劃文本及7個專題報告已形成初稿。市、縣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編制已全面啟動,完成了河西走廊重點沙化區域生態保護治理項目規劃、水土保持專項規劃。
同時,甘肅廳實施了黃河干流臨夏永靖至黃河石林段地形實景三維場景構建和數字地形圖更新,以及衛星遙感影像統籌獲取、處理和分發服務等項目,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基礎地理信息數據支撐保障。甘肅廳完成黃河首曲自然保護區退化濕地植被恢復項目,目前正在開展驗收前準備工作;積極推進祁連山國家公園監測基礎設施建設,啟動了甘肅省智慧祁連國家公園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建設項目和祁連山國家公園張掖、酒泉分局自然教育與生態體驗項目。
截至目前,甘肅廳完成隴中隴東黃土高原地區造林137.43萬畝,初步安排涇渭河等流域的天水市、平涼市造林任務26萬畝,初步安排沿黃干流及其他支流流域的市(州)造林任務141萬畝;開展全省1763個歷史遺留廢棄礦點的生態狀況調查,初步摸清生態修復治理情況,在武威市古浪縣、張掖市肅南縣、白銀市平川區實施的3個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項目已復墾土地385公頃;組織開展了全省自然資源領域生態環境問題排查整治,發現問題325個,完成整改180個。